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74篇
  免费   1294篇
  国内免费   836篇
电工技术   783篇
综合类   800篇
化学工业   409篇
金属工艺   177篇
机械仪表   478篇
建筑科学   227篇
矿业工程   66篇
能源动力   109篇
轻工业   103篇
水利工程   110篇
石油天然气   339篇
武器工业   78篇
无线电   1809篇
一般工业技术   924篇
冶金工业   84篇
原子能技术   35篇
自动化技术   2873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161篇
  2022年   289篇
  2021年   307篇
  2020年   322篇
  2019年   271篇
  2018年   253篇
  2017年   245篇
  2016年   317篇
  2015年   376篇
  2014年   453篇
  2013年   512篇
  2012年   556篇
  2011年   589篇
  2010年   460篇
  2009年   482篇
  2008年   505篇
  2007年   522篇
  2006年   447篇
  2005年   403篇
  2004年   321篇
  2003年   276篇
  2002年   239篇
  2001年   190篇
  2000年   147篇
  1999年   121篇
  1998年   100篇
  1997年   76篇
  1996年   64篇
  1995年   76篇
  1994年   72篇
  1993年   52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激光雷达传统的成像方法需要经过长时间积分探测生成光子计数统计直方图的方式来减少背景噪声的影响,获得目标场景的深度估计信息。为了快速准确地获取目标场景的3D图像,提出基于光子计数激光雷达的三维距离图像时域去噪算法。该算法不需要生成光子计数统计直方图,利用信号和噪声在时间轴上不同的分布特性,结合了泊松过程统计规律。此算法提高了信号的探测概率,能够在低信噪比的环境下将信号和噪声分离,获得目标场景准确的3D图像。实验结果表明在低信噪比的条件下,此算法获得深度图像的RMSE与传统基于最大似然估计成像方法相比成像精度至少提高了3倍。有利于激光雷达三维成像在高背景噪声环境下的使用,拓宽了激光雷达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62.
针对机械臂全工作空间域位姿误差估算,提出了非参数化约束的运动学误差综合解算与动态估算方法。基于误差等效微分变量和多关节运动的连杆坐标系误差等效微分变换,构建了机械臂运动学动态非参数化约束的位姿误差模型。将多因素产生末端位姿误差归结为与关节转角变量有关的周期性动态函数变化,实现了机械臂综合误差的动态函数化描述。根据多连杆坐标系关节运动耦合规律,设计了多关节运动空间坐标系位姿在线解耦变换与补偿算法。全工作空间域验证实验中,误差估算值与测量值之间的位置坐标的最大绝对值偏差小于0.01 mm,姿态角的最大绝对值偏差小于0.03°。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提高机械臂全工作空间域位姿误差估算的精度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63.
鉴于金属光子晶体结构在滤波、极化、传感、成像等领域的重要作用,研究了基于三角形晶格的金属光子晶体的超常透射、光子能带和表面波特性。采用三维时域有限差分法对金属光子晶体结构建模,同时解释超常透射机理;推导和讨论光子能带沿着ΓK和ΓM晶格方向的能带图,分析不同的表面波特征,并解释非对称入射下观察到的三角形的两个晶格方向模式分裂效应;建立了描述这种模式分裂效应的精确的表面模式谐振频率公式,并对金属光子晶体的色散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结果可为太赫兹功能器件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4.
为提升垃圾清扫性能,利用龙卷风原理设计吸尘装置并对其结构参数和扩展域进行研究,采用ANSYS FLUENT 16.0、有限体积法与RNG k-ε模型对吸尘装置的流场进行计算,分析探讨各结构参数和扩展域参数对龙卷风的形成及吸尘效果的影响规律,提出了新型的吸尘装置的原理以及设计方案. 研究结果表明:排尘口高度与吸嘴直径的比值是1.6时,此时装置产生的龙卷风上部完全发展且结构稳定;吸嘴进风口距地面高度与圆筒直径的比值是0.2时,此时装置产生的龙卷风具有明显的单涡结构,吸嘴覆盖区域的近地面风速最大,吸尘效果最好;导流孔倾斜角度为45°或-45°时装置产生的龙卷风最稳定且强度最大;涡流比在一定范围内增加时装置内的风场结构的强度变大,有利于吸尘效率的提高;扩展域的高度和直径均存在阈值,当扩展域参数大于相应阈值时,其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吸尘装置通过设置合适的结构参数,能够形成高稳定性与强吸尘效果的类龙卷风流场,可实现高效清扫效果.  相似文献   
65.
以DNS服务器的日志为数据源,提取出二级域名的熵、子域名个数、缓存命中率等多维日志统计特征, 将日志量化为特征向量集;以特征向量集为数据源,使用随机森林算法进行模型训练,并使用十折交叉验证的方法对模型参数进行调整,对模型进行优化,提高整体检测精度;在不同分类算法下进行对比实验,并将实验结果与已有研究方法进行比较. 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检测方法在召回率达到98.5%的情况下,有不低于90%的准确率,检测精度有所提高,即提出的算法能有效检测DNS隧道.  相似文献   
66.
结合实际地铁运营期间普通整体道床、纵向轨枕减振道床的钢轨、道床、隧道壁监测点及周边建筑物在轨道不同距离监测点的典型时域波形图和频率域谱图,首先依据实际监测数据计算普通整体道床轨道与纵向轨枕轨道之间各个监测点的铅垂向计权网络最大Z振级(VLZmax),分析普通整体道床轨道与纵向轨枕轨道之间钢轨、道床、隧道壁各测点的振动最大振级差值,充分阐述纵向轨枕轨道的减震效果;然后对普通整体道床周边建筑物不同监测点的最大Z振级进行计算,确定最大Z振级范围,判定其值是否已经超过规范要求及与地铁运营轨道振动的相关性,提出减震措施建议;最后对采用纵向轨枕减振道床减震措施处理后的周边建筑物监测点进行二次监测,得到的最大Z振级监测数据均在规范允许范围以内,认识到轨枕减振道床减震技术对于易发生共振的临近建筑物减震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67.
跨领域文本情感分析时,为了使抽取的共享情感特征能够捕获更多的句子语义信息特征,提出域对抗和BERT(bidirectional encoder representations from transformers)的深度网络模型。利用BERT结构抽取句子语义表示向量,通过卷积神经网络抽取句子的局部特征。通过使用域对抗神经网络使得不同领域抽取的特征表示尽量不可判别,即源领域和目标领域抽取的特征具有更多的相似性;通过在有情感标签的源领域数据集上训练情感分类器,期望该分类器在源领域和目标领域均能达到较好的情感分类效果。在亚马逊产品评论数据集上的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性能,能够更好地实现跨领域文本情感分类。  相似文献   
68.
针对VSC-HVDC系统,考虑Parareal并行计算方法的并行性与高效性特点,提出一种电磁暂态计算问题方法,以提高VSC-HVDC系统电磁暂态计算速度与数值精度。首先,建立VSC-HVDC时域动态模型,并使用Parareal方法进行计算,该方法通过划分整个仿真时间为一系列子区间,将各子区间内的初始值用一组满足网络初始条件的近似解来表示;其次,利用这组初始值在各子区间内单独、同时进行计算求解;最后,通过预估-校正的方法得到精细解。算例测试表明:该算法可获得有效的加速比及较高的并行效率,应用于VSC-HVDC系统电磁暂态数值仿真中能显著提高计算速度。  相似文献   
69.
赵耀东  吕晓德  向茂生 《兵工学报》2013,34(9):1084-1090
针对机载雷达的杂波距离依赖性导致空时自适应处理(STAP)器性能下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回波快-慢时间二维训练样本的非平稳杂波抑制方法。利用脉冲雷达回波信号的时域平稳性以及杂波多普勒频率随距离缓变的特点,在STAP 时域分段的降维处理中,利用慢时间和快时间维的数据样本联合估计协方差矩阵,达到减小距离向杂波非平稳的目的;对所有滤波器输出进行相干叠加,减小降维引起的孔径损失,提高输出信杂噪比。将该方法应用于非正侧视阵机载雷达杂波抑制中,仿真结果表明不仅能显著提高协方差矩阵的估计精度和主瓣杂波抑制性能,而且具有较高的稳健性。  相似文献   
70.
To quantify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five types of steel open-web girders that have been tested or applied in practical engineering, a systematic study of the overall and local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steel open-web girders based on the same dimensions and material conditions was presented. An overall study of the quasi-intersection beam method for shear deformation was introduced for 8 × 8 grid open-web girders to derive the determinants of the load distribution factor. Based on the load distribution factors, the essence and formula of any shear key node domain (SKND) were derived theoretically. The reliability of the numerical model was verified by tests on the H-type unidirectional SKNDs, which led to a comparative load–displacement study of unidirectional and bidirectional SKNDs. Quantitative results of the overall flexural capacity and SKND load capacity of the H-type, TH-type, TS-type, T-type, and DT-type open-web girders were obtained. The maximum shear deformation in the elastic phase of the five open-web girders accounted for 39.04% to 54.76% of the overall deformation. In this study, the adjustment factors of the modeling analysis based on the current practical design of equivalent dense-ribbed solid beams (DRSBs) were revised. A method of SKND's design load capacity under the action of bidirectional forces was put forward for the first tim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